官方微信
7月25日,交通運輸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解讀了近期印發的《國家公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王松波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規劃》通過優化一批、新增一批、擴能一批國家公路路線,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現代化公路交通運輸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和保障,2035年路網建成后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五個“更加”:
1.
一是服務更加便捷。將實現全國所有縣市15分鐘上普通國道,地級行政中心和城區人口10萬以上的市縣30分鐘上國家高速公路,人民群眾對現代化交通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將進一步增強。
1.
二是空間聯系更加高效。將形成城市群“多中心放射”,區際、省際、群際間“多通道連通”,重要通道“多線路互補”的多中心網絡化路網格局。實現東中部地區省會到地市當日往返、地市到縣半日往返,西部地區省會到地市當日到達;滿足全國特大超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都市圈1小時通勤需要。
1.
三是支撐新發展格局更加有力。將實現國家高速公路連接全國所有邊境口岸縣市、普通國道連接全國所有沿邊公路口岸,國家公路網全面覆蓋亞洲公路網境內路段,國際省際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有力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
1.
四是安全保障更加可靠。有效提高國防安全保障能力和路網韌性,特別是自然災害多發、地理自然阻隔、邊境等重點區域的安全性、可靠性將得到明顯增強,大大提升應對自然災害和社會突發事件的能力。
1.
五是銜接融合更加順暢。國家公路網全面覆蓋5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區),強化公路交通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連接全國所有重要的交通樞紐,包括74個重要港口、106個鐵路樞紐、453個民航運輸機場,有效支撐“全球123快貨物流圈”的構建。
另外,此次《規劃》統籌考慮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差異和階段特征。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國家公路網絡已經比較完善的東、中部地區,在調整優化時著重強化骨干通道能力、提升路網運行效率。對于地廣人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交通還存在較大留白的西部地區,則更加注重國家公路覆蓋范圍的拓展和聯網貫通。新增國家公路一半以上布設在了西部地區,主要用于改善出疆入藏交通運輸條件、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能力、強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樞紐功能、增強沿邊抵邊等重點區域路網韌性、提高優質產業資源聯通效率等。例如,增設了白玉至波密普通國道,在國道G317和G318之間又開辟了一條新的入藏通道,對于實現川藏兩省區國家公路多通道聯系和增強川藏鐵路施工期交通保障能力均具有重要作用。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增設了屏山至興義、貴陽至北海等國家高速公路路線,進一步為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拓展了新的空間。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印發《國家公路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兑巹潯分赋?,國家公路網規劃總規模約46.1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約16.2萬公里(含遠景展望線約0.8萬公里),普通國道約29.9萬公里。